乌梢蛇(Zaocy5 d^umnades) (图18)又名乌风蛇或乌蛇、黑凤蛇等。分类属于爬行纲、游蛇科的一种无毒蛇。此蛇肉性平、味甘、可食,将蛇剖腹去内脏,用柴火熏伞太噼。叠黑色为度,再晒干或烘干成为干品是传统中药材,有祛风、通络止痉的作用。主治风湿顽痹、麻木拘挛、中风口歪眼斜、半身不遂、抽搐痉挛、破伤风、麻风、疹癣、瘰疬、恶疮。蛇胆入药有消炎、止咳、明目、益肝的功能。

乌梢蛇体形较粗大,长可达2米左右,一般雌蛇较雄蛇短,头扁圆,眼大,口阔,无毒牙,鼻大呈椭圆形,位于两鼻鳞之间,前鳞略比后鳞大,颊鳞低矮。有1片较小的眼前睛鳞。眼后鳞2片,上唇片为3、2、3片,第7片较大,下唇片10片或11片。颏鳞2对,头颈部分界不明显。上唇及喉部呈淡黄色。成体背面呈棕黑色或绿褐色到黑褐色。乌梢蛇的背鳞为偶数行。前段背脊有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,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呈黑褐色纵纹,体中部不显而趋于消失。背鳞前端16行,后端14行,仅背脊中央2~4行起棱。腹棱片有201片,腹面呈灰黑色,尾部渐细而长。肛鳞对裂,尾下鳞58对。幼蛇背面灰绿色,有4条黑线纵贯全身,腹面灰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