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出蛰的时问因地区和种类的不同而变化。如在浙江,蝮蛇、尖吻蝮、眼镜蛇在惊蛰出蛰,竹叶青蛇在清明出蛰,银环蛇在立夏出蛰。此时气温尚低,出蛰后的各种蛇类一般都爬出洞口或在靠近洞穴的地方晒太阳,或在向阳的石块、墓碑背后盘卷着取暖,且反应迟钝,因此可到野外捕捉或收购养殖,饲养不久即可繁殖。人工养蛇时,应在蛇出蛰前将蛇场打扫干净,并用2%~4%的热氢氧化钠溶液或10%~20%的新鲜石灰乳剂进行消毒;准备和检修捕蛇、装蛇等工具,有破损的必须修理,缺少的就去购置。因这时春寒未尽,新入场内的蛇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,故必须继续做好窝中的防寒保暖工作。
出蛰后,蛇的活动能力较弱,2~3周内不食饵料,此时不宜采毒及清扫卫生。刚出蛰时,正逢春季干旱,卒气干燥,蛇体水分散失较多,不利于蜕皮,养蛇场可适当喷洒些水,以调节湿度。随着气温升高,蛇的活动增强,应注意适量地及时投喂饲料,以利于恢复种蛇体质,便于进行交配繁殖。除及时供应喂蛇的饵料外,还必须准备好自繁的小动物,如蛙、蟾蜍、泥鳅、黄鳝、鹌鹑、小白鼠等。
